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館藏介紹: 《原始佛教に於ける般若の研究》

館藏介紹: 《原始佛教に於ける般若の研究》
作者:西義雄
語言:日文
出版者:橫濱:大倉山文化科學研究所
出版日:1953年8月
版次:初版
館藏處:分類號170
內容:
作者書寫本書的心願,主要對治——大乘非佛說。作者娓娓以四篇論述,四篇當中,序論占一篇,本論有三篇。簡介如下:

序論

是將原始佛教的資料再重新檢討。這些資料包括南傳佛教的資料,北傳的阿含、部派,還有龍樹菩薩《大智度論》整理阿含等等的資料。

本論

第一篇 原始佛教的般若研究
學界說到「般若」,馬上想到的是大品般若、小品般若等般若系諸經典。但,般若系諸經典所說的般若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不是單指「般若 (prajñā)」。在般若此名詞附加波羅蜜前,「般若」只當作人生經驗,以素樸且直接的形式被了解。又,在所謂般若系諸經典外,重視此「般若」的經典,儼然存在於南北部派佛教中。而「般若」的豐富源流,確實保留在阿含古籍中。當作者檢討原始經典的心性說與涅槃論時,發現其想法被證明。作者因此認為:「般若」的素樸原始形是動詞形,用以表達釋尊及其弟子覺悟正法的直接經驗。在漢譯佛典中,「般若」常翻譯為「如實見」、「如真知」。無論如何,阿含中的般若研究長年來並沒有在學界造成大運動。作者以為可能多是翻譯之故,為了弄清楚這一點,本篇以巴利原典為主,致力顯揚阿含經中的般若思想。

第二篇 原始佛教的心性本淨說及其傳承
本篇是作者統合自己寫過的《在原始經典的心性本淨》和《有關根本佛教的涅槃》二篇為主軸,更附加新的資料,再組織編輯。旨趣與前說無異,主張:心性本淨的基礎,就是釋尊成道時體驗的涅槃。

第三篇 原始佛教的重要教義與般若的關係
第三篇補足第一篇的資料;闡明原始佛教的重要教義與般若的關係如何密切;並附加確立「般若」地位之佛陀成道經過的紀錄。
詳細目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