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館藏介紹 : 書名:《アジア佛仏史‧インド編IV密教——最後の仏教——》

書名:《アジア佛仏史‧インド編IV密教——最後の仏教——》 

 作者:中村元 笠原一男 金岡秀友 

 出版年:1977年 

出版社:東京株式會社佼成出版社 

 館藏位置(分類號):055.2 

 當把密教作為歷史課題時,密教不只意味時間上之佛教最終期的意義。同時也當然熟悉在它之前的所有佛教教義,並還經驗過與佛教同時其他外道的思想、宗教,如此多彩繽紛是初期佛教所無法比擬。而佛教是否和密教的立場相同呢?不用說,作者認為:所謂密教,時間上是「最終期的佛教」,價值上是「最究極的佛教」。正如密教自稱的「金剛乘」。 


 在密教史的研究上, 第一應該闡明:密教乃大乘佛教正統的繼承者,若溯源的話,密教更是釋尊佛教的復活者。密教教義的獨特性中,一一必須強調的是那被包容、消化、總被抑制或不被繼續宣揚的一些大乘佛教、部派佛教與原始佛教的教義。應從這點再重新評估傳統的密教教學中已經完成的教理研究‧教判研究的價值。如在東密(真言密教)中所討論的大師教學與華嚴教學的關係、金剛頂經宗性相學的組成,或在台密(天台密教)中所被檢討的《法華經》和《大日經》的關係等,若能改變形式來加以討論,仍不失為佛教史上的課題。有關於此,本書雖然不完整,但指出了一、二個問題所在。


 第二密教的歷史研究必須以實證來闡明密教的獨自性。 密教的包容性與外延性極其廣大,可以廣涉約印度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全部的生活,且不只停留在印度,不管西方、東方、舉凡有人、理性外的工作活動的一切都是成為密教之形成密教的基礎。在本書中,我在「密教的定義」、「密教和密教者的關係與區別」花很多篇幅,當然,雖然一方面陸陸續續發表有關密教歷史的研究,卻無法避免重複的昧拙;但另一方面,密教研究之密教的定義仍不明確,和以前的佛教之關聯性及密教自己的獨特性也不清楚,只徒然重複「神祕主義」、「咒術性」等的標籤。 


 第三密教所擁有的多樣性。和一般的佛教研究一樣,要求在教理史、教會史上,有開放的、無隱蔽的、各式各樣的研究方法。密教所具有的教理(教相)是由實踐(事相)證實,密教的內容在實踐,教理為實踐的上部構造,可以說是接近事實。 


 這樣的實踐,首先身體的各部分,在此展現以手為象徵的、種種動作。手和手指在一般日常動作外,被視為有直接和佛連結的部分,具有這樣的象徵意義,賦予「身體所具有的秘密作用,藉由身體的和佛的交流」(身密)之名。 


 其次,也考慮到透過口說的和佛的交流。作為真言宗宗名基礎的真言、名為真言陀羅尼宗時的陀羅尼等是互相稱呼佛的、我們世間所具有的語言的奇妙。密教家們稱之為口密。 


 祕密的作用的最後是根據於心的。將此說為密意。具體來說,它是指安定身心,進入佛的境界的瑜伽(yoga)的實踐。Yoga幾乎被印度一切思想‧宗教所採納、實踐,對佛教來說,也不例外,而於佛教的密教,其地位顯然更高,甚而產生真言瑜伽宗的別名。密教和yoga的關聯還有真言教學和性相學的關係,是今後一一解明的課題。


 合併以上三個「秘密作用」名為「三密」。雖然三密長久以來稱「三業」,存在於佛教當中,但變成「三密」而凸顯、有獨特性,這個獨特性能夠暫且視為是密教的特殊性。我在本書一面追尋這「三密的獨特性」,一面討論「密教的獨特性」,既有此目的,又從這二邊得到一元論述的線索之希望,密教史中的「教相」和「事相」二元論述也將放入於此。 


 密教作為最終期的佛教,既是大成,也是最後的滅亡。密教滅亡就這樣畫下印度佛教的休止符。密教史作為第四課題,我們能夠將集大成的一個宗教檢視其如何嫻熟、如何崩壞的活生生的課題。那是教理史上的問題,但比前面更具挑戰的是教會史上的課題。媚俗而忘失昂首闊步的宗教,體系化極盡精緻卻失去活活潑潑的實踐的宗教,在歷史上,是只靠pala王朝庇護,沒有和民眾接觸的宗教。就算不待回教徒出現,印度的密教必然滅亡。


 以上四點被認為是在先人的成就上,重新加入密教的歷史研究,沒有忘失最起碼的要件。但做得還是不夠,打算再討論,衷心感謝佼成出版社的各位同仁給予實現這個意圖的機會。 


 有關與密教有不可分的作用的密教美術,希望您能參考月報清水乞先生的「後記」。


 譯自 金岡秀友 前言 

館藏介紹:書名:《アジア佛仏史‧インド編III 大乘仏教——新しい民眾仏教の誕生——》

作者:靜谷正雄 勝呂信靜

出版年:1977年

 出版社:東京株式會社佼成出版社 
 
館藏位置(分類號):055.2 

 前言
 印度佛教於西元前五世紀由釋尊建立,到十三世紀初遭伊斯蘭教教徒決定性的破壞為止,歷經一千七百多年,顯示了種種的開展。這些開展大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大乘佛教、密教等。密教成立於大乘佛教後期,因此通常被包含在大乘佛教中,但,本書從歷史的見地區別,密教成立前的大乘佛教才賦予大乘佛教之名。當然孕育自開祖釋尊的偉大思想與人格,並活生生地在各各時代,應種種人的需求,而產生如此多樣性的展開,是歷史的必然。

 在印度佛教中,足跡廣遍亞細亞的是大乘佛教。雖然部派佛教對東南亞大陸的國家仍保持廣大而長遠的影響,如上座部傳到斯里蘭卡,但無法和大乘佛教相比。又,儘管密教也頗有影響力,卻也是不及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誕生當初,佛弟子以生命傳道佈教,成為第一個傳到中國的佛教。現在即使是承襲錫蘭上座部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或佛教已消失的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很久以前大乘佛教曾是興盛繁榮的。 

 現在,本書說明大乘佛教最初誕生、開展的時代與社會,其次考究誕生的經過,進而以主要經典解說誕生後不久的初期大乘佛教的思想。接著闡明初期大乘佛教如何實踐發展,最後談有關印度大乘佛教二學派的機制。

大乘佛教確實一開始從誕生就有許多謎樣的問題。因為日本也是大乘佛教國,所以關於作為日本佛教源流的印度大乘佛教之熱切的研究,學者們早有累積了相當的成果。即便如此,歷史性的問題多有殘缺,特別是編年史幾乎沒有殘留。因此,重建歷史是困難的,一般多是假說和臆測。 所謂大乘,原來是誇稱,所謂小乘則是大乘教徒給的貶稱。

釋尊滅後五百年左右,出現革新的佛教運動者,稱自己的立場為大而優的救濟的車乘(大乘),將本來的部派佛教,批判強名為小而劣的救濟的車乘(小乘)。大乘可以說是一種運動,這運動是要將小乘佛教以出家者為中心的閉鎖的、僧院為主的佛教,解放給一般民眾,讓所有的人都有平等救濟的機會。 因此,大乘佛教作為新的民眾佛教,有濃厚的在家的、一般民眾的性格,當然也含蓋在家者的種種宗教傾向。而這點恐怕好像被批評為有低俗的信仰的一面。

但是,大乘重要的也就是克服任何條件,不斷探求佛教根本的理想。其成立與開展的歷史,本書會敘述,但如果說到理念性,不管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應克服的是小乘佛教,超越小乘的立場是大乘。在此意味下,大乘的理念有超越歷史的普遍性。這一點可以說是人類永遠的理想本身。在本書中,大乘佛教一面回應時代的要求,另一面要如何實現其崇高的理想呢?如果能追尋其歷史發展的痕跡,便是筆者竊喜之處。 雖然書中放進不少相片與圖版,但那還是無法看到從古至今的印度佛教史的輪廓,這點雖然意味著對讀者多少有用途,但還是要為準備不足,不夠完整而致歉。又,本書執筆時,參考許多前賢的研究成果,沒能逐一在文中揭示,而另外在卷末呈示,因此,若為了更深入的理解,敬參照之。 

 前言乃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