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館藏介紹: 《講座‧大乘佛教 6如來藏思想》

館藏介紹: 《講座‧大乘佛教 6如來藏思想》
作者: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
語言:日文
出版者:春秋社
館藏處:分類號052.18
內容:
本書是平川彰等人共同編纂的十冊一套的「講座‧大乘佛教」叢書中的第六冊——《如來藏思想》。而此《如來藏思想》一書是由八位作者以如來藏為題寫成的八篇文章構成的。內容以時空為軸,從如來藏的起源到藏傳或中國佛教的解釋,探索有關如來藏‧佛性教理的展開與發展。

以下是本書的目次:
I 如來藏思想的歷史與文獻————高崎 直道
序說——如來藏思想為何
一. 《如來藏經》——如來藏說的基本
二. 如來藏思想的背景
1. 自性清淨心
2. 如來種性
3. 如來胎
4. 如來界
三. 如來藏系經典的發展

II 如來藏的體系————中村 瑞隆
一. 序說
二. 《寶性論》的梵本‧漢譯‧藏譯
三. 有關《寶性論》的作者
四. 《寶性論》的內容
1. 教化品第一
2. 佛寶品第二
3. 法寶品第三
4. 僧寶品第四
5. 無量煩惱所纏品第五
6. 為何義說品第六
7. 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七
8. 如來功德品第八
9. 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九
10. 校量功德品第十

III 佛性‧一闡提————河村 笑照
一. 前言
二. 悉有佛性與一闡提
三. 《涅槃經》前十卷的整理
四. 微密佛性與一闡提之不定
五. 佛性開顯與一闡提之生善
六. 《涅槃經》後段的整理

IV 如來藏與信————水谷 幸正
一. 前言
二. 信的意義
三. 初期經典的信與大乘佛教的信
四. 如來藏三部經的信
五. 《寶性論》的信
六. 《大乘起信論的信》
七. 結語

V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高崎 直道
一 前言
二 法身與智慧
1. 《解深密經》
2. 《菩薩地》
3. 《大乘莊嚴經論》
4. 《中邊分別論》
5. 《攝大乘論》
6. 《佛地經》
三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

VI 藏傳的如來藏思想————小川 一乘
一. 前言
二. 如來藏與空性思想
三. 如來藏之存在性的解釋
四. 西藏佛教之如來藏思想的定位
五. 佛陀與如來藏思想
六. 結語

VII如來藏思想與密教————高田 仁寬
一. 有關佛陀觀
二. 有關教義
三. 有關修道
四. 有關《理趣經》所說的如來藏

VIII本覺和始覺————柏木 弘雄
一. 緒言——本覺‧始覺作為如來藏思想展開的一端
二. 佛教思想史上普遍的問題
三. 對《起信論》說的「覺‧不覺」義的定位
四. 西藏佛教之如來藏思想的定位
五. 阿梨耶識中的「本覺」和「始覺」
六. 結語

高崎直道先生對以上各章簡介如下:

I〈如來藏思想的歷史與文獻〉:
如來藏思想在印度並未成為獨立的學派,但所幸因為六世紀初漢譯的《究竟一乘寶性論》引用了許多大乘經典,因此便以這些大乘經典為線索,我們可以了解大乘佛教中的如來藏思想形成的歷史。
是故本章主要敘述《究竟一乘寶性論》以前,談到如來藏思想的經典,作為研究如來藏思想的基礎資料。但相關的文獻也包含後代的著作。

II 〈如來藏的體系〉
《究竟一乘寶性論》作為開始組織、敘述如來藏思想的論典,它在思想史上確實占重要的地位。其成立被認為是五世紀初。

III 〈佛性‧一闡提〉
本章所採的資料是《涅槃經》。《涅槃經》最早用「佛性」一詞,它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常和相反意見的一闡提(即:不可能成佛)之說,同成為到底是一乘皆成、或三聖殊別乃至五性各別之佛性的爭論,直到後代。

IV 〈如來藏與信〉
本章把注意力放在信的宗教,而信的宗教是如來藏思想的基本特色。故本章的課題以《究竟一乘寶性論》為主,也連結《大乘起信論》和阿彌陀佛信仰。

V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
本章以覺悟的問題為中心,談論和唯識思想的關涉。在時間上是接續第一、二章之如來藏思想的展開與發展。

VI 〈藏傳的如來藏思想〉
以藏傳的解釋為線索,討論如來藏與空性的關涉。

VII〈如來藏思想與密教〉
以《理趣經》為主要素材,敘述密教之如來藏思想的解釋。

VIII〈本覺和始覺〉
本章提及到了華嚴宗的法藏才把如來藏思想名為如來藏緣起宗。《大乘起信論》的教說是如來藏思想從中觀、唯識獨立出來的根據。《大乘起信論》的重點聚焦在始覺和本覺的問題上,其中,本覺論後來成為日本佛教的一個重要課題。

另外,高崎直道先生概觀如來藏思想的歷史,概述如下:
如果略述中國的如來藏思想發展的過程,那麼於羅什的般若空與法華的一乘說之後,曇無讖解釋的《涅槃經》才開始涉及佛性的教說。經過《華嚴經》、《勝鬘經》、《楞伽經》才有如來藏一語。一世紀後,真諦譯出的《大乘起信論》大大盛行,幾乎風靡整個中國。法藏在這之後,把《大乘起信論》和《華嚴經》的教說作連結,整理、成立法藏的華嚴宗義。
如來藏和禪宗的關連可遠溯達摩和《楞伽經》,而實際上,《佛性論》被熱絡地進行問答,是以華嚴教學為媒介。
本書應另設計一章來概觀如來藏思想被接受的歷史,但這樣的內容已經如上略述,又法華思想、華嚴思想緊密的關係,可在上面各章可以看到。

上面透過高崎直道先生的介紹,看到第一及第二篇二位作者對《究竟一乘寶性論》成立的時間,有相差一世紀的不同見解,於此或其他內容若產生想要究竟其義的衝動,詳細又精彩的內容都在書上喔。又,雖然本書沒有另立華嚴教學與如來藏的章節,但由高崎直道先生的說明可知,如果想要確實掌握華嚴思想,整本書都有參考價值。

p.s.本書有李世傑先生的中譯本(華宇出版社,館藏分類號:052.185),可參考與對讀。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館藏介紹: 《華嚴禪の思想史的研究》

館藏介紹: 《華嚴禪の思想史的研究》
作者:吉津宜英
語言:日文
館藏處:分類號834.6
內容:

第一章 華嚴教學之成立
第一節 序說——智儼的判教
第二節 法藏的五教判
第三節 十宗與四宗
第四節 法藏的法界緣起說
第五節 法界緣起之成佛論
第六節 緣起相由和法性融通

第二章 法藏教學之變容
第一節 靜法寺慧苑的教學
第二節 李通玄的思想

第三章 達摩禪宗的成立與發達
第一節 禪宗的成立
第二節 禪宗的發達

第四章 澄觀的華嚴教學與禪宗
第一節 判教與宗趣
第二節 四法界說
第三節 事事無礙法界的成佛論
第四節 澄觀的禪宗觀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宗密之華嚴禪的成立
第一節 教判與《緣覺經》
第二節 本來成佛論
第三節 禪源與頓悟
第四節 荷澤宗的主張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華嚴禪的系譜

在全書358頁的內容中,第一章以144頁——約占全書1/3——介紹華嚴思想;第二章有45頁談慧苑和李通玄提出對法藏之說的異議;第三章用28頁簡介禪宗;第四章將澄觀的華嚴教學與禪,費50頁加以說明;第五章用70頁介紹宗密的華嚴禪;第六章以21頁講說華嚴禪的系譜。全書大概2/3談華嚴思想,1/3說禪與華嚴禪。從比例來看,華嚴禪建構在雄厚的華嚴思想這樣的基礎上。這件事正證明發刊辭說:不立文字的怠慢與體驗主義的偏見,已經是過去式;現在沒有嚴密的學問上的證據,是不能談禪文化的。

就「禪」而言,經過鈴木大拙長時間的推廣,使佛教的禪學獲得國際的關心,甚至除了宗教,「禪」也廣獲一般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其他學科接受。禪可以從歷史、美術、文獻與思想來談。在佛教,禪宗也和不同宗派合論,如三論禪、天台禪、淨土禪。作者吉津宜英則研究——華嚴禪。

作者在歷史座標上,吸收參考宇井伯壽、高峰了州、柳田聖山與鐮田茂雄等探討華嚴與禪或禪與華嚴的現代研究成果,更深究古來華嚴諸祖的主張,了解他們的思想,最後完成如目錄所列的各章節。豐富內容中的華嚴禪似乎以宗密為主,為什麼呢?那就有待讀者的翻閱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