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新書介紹--《佛教期刊發展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書名:《佛教期刊發展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作者: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編輯
出版: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內容:
1. 自衍法師 臺灣地區佛教期刊發展概況(1949-2012
2. 闞正宗 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的佛教期刊──羅妙吉與《亞光新報》兼論林秋梧的左翼《赤道報》
3. 楊書濠 戰後臺灣佛教雜誌的發展──以在臺復刊後的《海潮音》月刊為主(1949-2010
4. 陳美君 臺灣佛教期刊數位典藏──以「臺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為例
5. 羅金梅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數位化與加值利用──兼述館藏佛教期刊數位化概況
6. 梁金滿 《人生》一甲子回顧與展望──從人生佛教到人間淨土的推展
7. 盧又榕 《慧炬雜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8. 見鐻法師 時空推移下的翦影──《香光莊嚴》雜誌現況
9. 鄭凱文 《慈濟月刊》:歷史、現況與展望之探討
10. 鍾清泉 捧出心來與佛看──《明倫》四十年發展歷程
11. 蔣治忠 一盞常燃不滅的心燈──《慈雲》
12. 永芸法師 佛教期刊必須與時俱進──談佛光山期刊出版的時代影響與未來性
13. 綜合討論:資訊化時代佛教期刊的回顧與展望
自衍法師
莊國彬 佛學學報從期刊電子化(on-line Journal)到電子期刊(E-Journal
陳玉女 從佛教期刊淺談對臺灣佛教的省思
梁崇明 佛教Mook 裡的科學小飛俠與變形金剛

台灣的佛教期刊被認為是台灣佛教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目前只能根據文獻知道在日據時代的佛教期刊雜誌,當時的雜誌本身則多散失難覓。而民國以後發行的期刊雜誌,這次研討會香光寺自衍法師將它整理出四期:
一、草創期(1949-1971)
二、萌芽期(1972-1987)
三、成長期(1988-1998)
四、轉型期(1999-2011)

當中成長期也可以說是蓬勃期而成長期之後緊接著轉型期,意謂什麼呢?如果沒有轉型,將面臨停刊?或者停刊是為了轉型?讀者呢?現在到底有多少人閱讀紙本?電子本?他們的年齡、性別?總之,問題是一份佛教期刊要如何永續經營下去?如何與時並進?人才?資金?結果,集思廣益後,大家一致認為一份期刊之所以能經營下去,最最重要的是讓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而不改其志的使命感……經營期刊的心得報告,便在上揭各主編的論文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