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介紹: 《菩薩思想——西義雄博士頌壽紀念》
作者:西義雄博士頌壽紀念論文集刊行委員
語言:日文
出版者:大東出版社
出版日:昭和56年5月
版次:初版
館藏處:分類號111
內容:
西義雄博士年逾八十,仍老當益壯,身心健朗,研究熱誠還凌駕壯年人,常有嶄新而適切的問題提出,他的意志和體力正激發我輩末學奮發努力。望塵莫及的我們,相聚在此呈獻為老師頌壽的論文集,希望得到老師的直言斧正。
全書662頁將35篇論文,歸納成4大類,即:I印度部(9篇) 、II中國‧朝鮮篇(7篇) 、III 日本篇(12篇) 、IV汎論篇(7)。其中以日本篇最多,其次才印度部、中國‧朝鮮和其他汎論,由此可見佛教研究在日本之在地化,並可略窺西義雄博士大半生以研究阿毘達摩佛教為主的影響。就華嚴學子來說,廣義的說,裡面的內容無不是華嚴,但狹義地針對華嚴宗或華嚴經探究的,則出現在本書II中國‧朝鮮篇 的 第一章。全書詳細目次如下:
I印度部
(I)原始佛教的菩薩觀念…………………………..雲井昭善………3
前言
一、作為過去佛前生的菩薩
二、本生資料中的菩薩
三、喬達摩菩薩及其他諸菩薩
(II)本生中的菩薩思想……………………………..水野弘元………15
一、本生故事和菩薩
二、菩薩的四種行
三、本生故事的發生
四、巴利本生經註釋之說
(III)佛傳經典的菩薩思想
——以《佛所行讚》《本生談》為中心——……………………..菅沼晃………33
(IV)部派佛教的三乘與菩薩思想………….…………..森章司………51
前言
一、部派佛教三乘的菩提
二、部派佛教三乘的解脫與道
三、部派佛教三乘的種性
四、部派佛教菩薩的思想
結語
(V)般若經的菩薩行…………………………………..栗田善如………79
序
一、般若波羅蜜行
二、菩薩願
三、菩薩念佛行
結語
(VI)維摩經的菩薩思想………………………………...大鹿實秋………93
前言
一、維摩經
二、維摩經的宗致
三、菩薩行
四、菩薩
結語
(VII)往生思想與菩薩道的完成
——道的理論與土(莊嚴)的理論——………….…………….河波昌………115
前言
一、法藏菩薩的本願和淨土的建立
二、根據淨土的救濟和菩薩道的完成
結語
(VIII)中期大乘佛教菩薩思想之構造論的考察(1)…….勝又俊教………133
前言
一、瑜伽菩薩地的菩薩思想
二、大乘莊嚴經論的菩薩思想
結語
(IX)鬼子母經典群的成立過程…………………………...金岡秀友………151
II中國‧朝鮮篇
(I)華嚴經的菩薩思想…………………………..玉城康四郎………175
前言
一、華嚴宗的菩薩觀
(一)智儼
(二)法藏
(三)澄觀
(四)華嚴宗菩薩觀的評論
二、華嚴經的菩薩觀
(一)菩薩行的總括特徵
(二)佛和菩薩的根本關係
(II)中國三論學派菩薩界的種種相……………………………..泰本融………201
前言
一、法華經義疏
二、勝鬘寶窟
結語
(III)中國佛教唯識中之菩薩思想……………………..馬定波………213
一、問題之所在
二、唯識學的菩薩思想
三、唯識說之受容和菩薩思想現象
四、唯識中之心意說的菩薩思想
(IV)中國如來藏思想的菩薩思想………….…………..周慈觀………229
序論——如來藏的意義及緣起——
本論
一、中國菩薩思想——法界緣覺學——
二、大佛頂首楞嚴經的如來藏思想
(一)首楞嚴經的內容——分段標示
(二)首楞嚴經和如來藏思想的關係——分12項
三、三如來藏
結語
(V)中國禪淨思想的菩薩道論…………………………………藤吉慈海………249
前言
一、禪思想之菩薩道的特色
二、淨土教的菩薩道
三、禪淨思想的菩薩道
結語
(VI)朝鮮佛教之菩薩道的實踐
——護國佛教精神——………………………………...鐮田茂雄………263
前言
一、護國佛教的象徵——皇龍九層塔與感恩寺
二、臨戰無退之戒——圓光與世俗的五戒
三、護國的傑僧——西山大師與泗溟大師
(VII)朝鮮佛教的八關齋會考
——其歷史的展開——………….………………….里道德雄………275
前言
一、新羅的八關齋會
二、高麗時代的八關齋會
III 日本篇
(I)聖德太子和菩薩思想…………………………..田村晃祐………301
一、應現佛‧菩薩
二、一乘、三乘之菩薩道
三、萬善同歸
四、菩薩——聖德太子
(II)南部佛教的菩薩思想
——彌勒淨土思想的系譜——………………………..平岡定海………317
一、法相宗和彌勒信仰的源流
二、貞慶和彌勒信仰的型態
三、貞慶的彌勒淨土思想與念佛義
四、貞慶的菩提心義和菩薩道
(III)一遍上人的菩薩思想……………………..石岡信一………339
前言
一、菩薩思想的成立與實踐
(一)夢告前的菩薩思想
(二)夢告與菩薩道的成立
(三)六十萬人與菩薩思想
(IV)日蓮的菩薩思想——日蓮與法華經——………….…田村芳朗……357
一、法華經的菩薩思想
二、日蓮的菩薩觀
(V)親鸞的菩薩思想…………………………………早鳥鏡正………377
一、親鸞的菩薩
二、法藏菩薩的願與行
三、大乘菩薩道與淨土教
四、淨土論註的淨土觀
五、五念門之行與往生道
六、真正的佛弟子
(VI)法然的菩薩思想及其成立‧展開的問題…………石田充之……391
一、法然之一般佛教理解
二、法然之大乘佛教的基礎理念
三、法然之大乘菩薩思想及其展開
(VII)行佛威儀
——整理《正法眼藏》其中一卷——………….…………吉田紹欽………407
一、有關其編成
二、威儀行
(VIII)鐮倉室町禪的菩薩思想——以應燈觀為中心——……荻須純道………419
一、智增悲增的菩薩
二、大應國師與菩薩道
三、大燈國師與菩薩道
四、關山國師與菩薩道
(IX)超越地獄——白隱的菩薩道——…………………………西村惠信……431
一、絕望的地獄
二、鬼神般神通廣大的菩薩道
三、墮地獄救濟
(X)盤珪禪師的菩薩道之實踐………….……………赤尾龍治………445
前言
一、盤珪禪師的生涯
(一) 發心
(二) 修行
(三) 教化
(四) 入寂
二、藥師院的盤珪禪師
(一) 藥師院與盤珪禪師
(二) 盤珪入寂後的藥師院沿革
(三) 藥師院關係資料
(XI)妙好人與菩薩思想………….…………….五十嵐明寶………467
一、妙好人與菩薩思想
二、妙好人的現生不退與「彌勒便同」
三、本願一乘海之「往還二回向」與大乘菩薩道之「自利利他二利圓滿」
四、妙好人之「智慧明達‧功德殊勝」與菩薩的智慧‧功德
五、妙好人之「常行大悲之益」與菩薩的慈悲
(XII)新宗教的菩薩思想
——以立正佼成會為中心——………….…………大島宏之………483
前言
一、立正佼成會的菩薩觀
二、立正佼成會的菩薩行
三、立正佼成會的菩薩思想
結語
IV汎論篇
(I)佛教美術的菩薩思想
——以觀想行及其造型化為中心——…………………………..濟水乞………507
前言
一、在家信者的佛像觀與佛像的功德
二、藉由觀像而來的佛在世的實現
三、觀想內容的造形化
(II)神的菩薩號
——八幡大菩薩為例——……………………………………西田長男……523
(III)佛教靈場巡禮中的庶民菩薩思想論
——站在宗教民俗學的觀點——……………………..荒井貢次郎……567
前言
一、四國遍路巡禮與菩薩行志向
二、常民菩薩行的巡禮
三、親鸞聖跡巡禮
四、巡禮菩薩行攜帶的往來票據證明
結語
(IV)神變大菩薩考…………………………………………市村宏………581
(V)地獄的菩薩
——出現在文學中之地藏的作用——……………………石田瑞磨……607
一、地藏和閻羅王
二、六地藏
三、地藏的作用
四、地藏的化身
(VI)菩薩行和菩薩戒心理學的考察
——特別以禪戒為中心——………………………………恩田彰……623
一、菩薩行和菩薩戒
二、三歸戒和三種三寶
(一)一體三寶
(二)現前三寶
(三)住持三寶
三、三聚淨戒與菩薩行
四、十重禁戒與小乘戒、大乘戒、佛性戒
(一)不殺生戒
(二)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不貪淫戒)
(四)不妄語戒
(五)不酤酒戒
(六)不說過戒
(七)不自讚毀他戒
(八)不慳法財戒
(九)不瞋恚戒
(十)不謗三寶戒
(VII)科學思想的未來與菩薩思想………………………武藤義一………641
前言
一、科學與佛教的對比
二、四類菩薩思想
三、四類科學思想
四、新科學思想的展開
五、內部自然法則的克服
六、未來的科學與菩薩道
結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